2016-12-16
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升级,电子产品越来越多,小到电子手表,大到笔记本电脑,似乎都离不开充电宝了。前段时间竟然出现了网友家里智能门锁因为没电打不开,用充电宝充了一会儿电才顺利进屋的事件,可见,充电宝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。
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,人们逐渐发现小容量的充电宝根本不够用,因此,市场上充电宝的容量从5000mAh、8000mAh、10000mAh噌噌往上涨。不少看到“商机”的企业马上走马换炮,标识一改就直接“以小充大”,虚标电量:将5000mAh的充电宝标为7500mAh的出售,将 15000 mAh的充电宝标为20000 mAh的出售。
遇到容量虚标的充电宝,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就会遇到错误预估电量的情况,明明买的是 20000mAh的,但给手机充一两次电就不行了,导致在关键时刻发生手机或数码设备无电可充。
除了容量虚标,充电宝电池的选用也大有学问。质量较差的充电宝电池以前主要用于山寨手机或组装山寨电池组,且这些电池价位较低,部分移动电源企业以次充好,甚至个别商家干脆用金属代替电池模块放入充电宝内,给用户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。之前就发生了充电宝在航班自燃的事件,就是乘客使用了劣质充电宝,引起失火。 充电宝市场的种种乱象反映的是行业对于标准监管的缺失。其中,移动电源使用的电池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1241-2014《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》。而移动电源自身则应该符合另一部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4943.1-2011《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:通用要求》中的相关要求,如材料阻燃等。然而,即便是有标准,部分移动电源企业或有意、或无意不执行相关标准,使得市场中的很多移动电源产品不满足标准的要求。 因此,一款既有大容量又安全的充电宝绝对是我们的首选。那么,一款充电宝好不好到底要看什么呢? 首先,品牌一定要有保障。大牌产品不但品质好,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,出厂时更要符合生产企业的多项严格测试检测。如静电放电测试、分压测试、静态自耗电测试、充电性能测试等。同时,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充电宝,拒绝无品牌型号、无生产厂家、无电气参数、无警示说明的产品。